实训通知

【考试结果分析报告】互联网应用开发实训-2019年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一、专业学习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中医药学知识背景,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信息管理分析、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技术相关的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知识体系,具有全面的互联网应用开发和系统运维管理等技术能力,具备数据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应用水平,能够扎实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医药及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和互联网应用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维护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学习的培养目标

《互联网应用开发实训》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的一门实训课程,实训课程是信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更是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互联网应用开发实训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互联网应用开发,掌握项目开发管理和项目测试、发布的基本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互联网应用开发实践能力。

三、本次课程考核的整体情况

1、《互联网应用开发实训》课程总成绩为100分,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10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0%。形成性考核有六个部分组成,其中,考勤占10%,对应集中实训阶段,按照企业上下班打卡模式进行;平时作业占20%,对应自主实训阶段,依据自主实训任务成果进行评分;小组汇报占10%,对应集中实训阶段,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占10%,对应集中实训阶段,基于课堂派话题;阶段性测试占20%,对应集中实训阶段,对项目文档进行评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交,加强实训过程管理;设计任务占30%,对应集中实训阶段,在集中实训学习结束后,由任课教师组织企业工程师,针对集中实训项目成果进行网络评分。

2、本次考试以考查方式继续,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实践操作的掌握情况。考核基本涵盖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全部内容,知识点分布较广,考核内容具有层级性,基本满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3、本次考核重在平时,需要学生课下完成学习工作,并进行总结归纳,考试成绩真实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4、本次考试的课程成绩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最高成绩97.7分,最低成绩50分,90-99分2人,80-89分30人、70-79分0人、60-69分0人,50-59分1人。


四、课程考核说明

课程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的分布,如下所示。

 1.png

课程考核成绩有五个部分组成,小组讨论与小组汇报得分较高,平时作业分值最低为78.24分,平时作业成绩对应自主实训阶段,依据自主实训任务成果进行评分。

 2.png

本次自主实训包括三个题目:基于WeCom开发企业级应用服务、基于View UI开发管理系统、基于Bootstrap开发响应式网站。

3.png

设计任务成绩对应集中实训阶段,在集中实训学习结束后,由任课教师组织企业工程师,针对集中实训项目成果进行网络评分。

 4.png

五、普遍掌握较为薄弱的知识点

本课程是一门全形成性成绩的考查课,从本次课程考核的整体情况上看,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在于平时作业。

本课程的平时作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程教学中的知识,还需要学生自我学习、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还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本次平时作业的成绩反映出学生课外知识不足,未进行很好的自主学习实践。

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全形成性成绩的考查课,从本次课程考核的整体情况上看,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在于项目文档的撰写。

本课程的项目文档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清晰的梳理所学知识,还要求学生要按照固定的模板、方向进行编写,要求对互联网应用开发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与总结,技术含量较高。

本次项目文档的撰写反映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不足,不能很好的描述开发问题,不能很好的遵守项目文档撰写规范。学生对专业文档的写作能力较差,不能层次清晰、内容连贯、结构严谨的完成项目文档的撰写。

六、学习建议

一是多讨论多提问题,互联网应用开发实训组织有小组讨论,希望同学们能够多讨论多提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多学习多实践,互联网应用开发是目前流程的开发模式,有大量的教程、视频、案例,希望同学们能够多看、多学、多练,才能很好的掌握。

三是多思考多总结,互联网应用开发实训要求撰写大量的项目文档,这些都是对项目过程的总结,希望同学们多思考、多总结、多沉淀,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